【声明:《故事》摘要 系列为阅读 *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一书所作的学习笔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主题。——威廉·福克纳

人物不是真人

人物设计开始于两个方面: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

人物塑造

  • 所有可观察的素质的总和,是一个使人物独一无二的综合体。
  • 外表特征,加上行为举止、语言和手势风格、性别、年龄、智商、职业、个性、态度、价值观、住在哪儿、住得怎样。

人物真相

  • 潜伏于人物塑造的面具之下。
  • 撇开他的人物塑造特征不谈,在其内心深处这个人是谁?忠诚还是不忠?诚实还是虚伪?充满爱心还是冷酷无情?勇敢还是怯懦?慷慨还是自私?意志坚强还是意志脆弱?
  • 人物真相只能通过两难选择 来表达。这个人在压力之下如何选择行动,表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压力愈大,其选择愈能更加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其性格真相。
  • 人物真相的关键是欲望。
    •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时,摆脱窘境的最快捷方法就是自问:“我想要什么?”倾听诚实的回答,然后找到追求那一欲望的意志。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我们毕竟已经开始解决问题的行动。生活中的道理在小说中也同样适用。一旦我们明确地了解了人物的欲望——不仅是自觉的欲望,在复杂人物中,还要了解其不自觉的欲望——这个人物就获得了生命。
  • 欲望后面便是动机。
    • 你的人物为什么想要他想要的东西?对于动机你有你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别人存有不同看法,你不要感到惊奇。一个朋友也许会感到是父母的培养构建了你的人物欲望;另一个人也许会认为是由于我们的物质文化;更有人也许会怪罪学校制度;还有人可能会坚持是基因使然;甚至有人认为他是被魔鬼附体。当代社会心态倾向于赞同行为动机的单一解释,而不顾实际上更接近事实真相的观点:动机是多种复杂力量的综合。
    • 不要把人物简化为个案研究。
      • 一般而言,作者越是将动机固着于具体的原因,该人物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被他缩减得越小。
      • 相反,我们要仔细思考,直到对动机有一个切实的理解。
      • 与此同时在其原因周围留下一些神秘色彩,涂上一抹理性的或然性,为观众留下余地去利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其想象中来增添人物的深度。

人物维

“维”是关于人物的一个最不被理解的概念。

我们经常听到说要写出一个“圆满的、三维的人物”,但具体“三维”该如何定义,却没有人能说清楚。此外,还有一种学术教条争论说,优秀人物都必须以一个显著特征作为标志,比如有野心的麦克白。

但实际上,维是指矛盾。

  • 无论是在深层性格之内(负疚沉重的野心)还是在人物塑造和深层性格之间(一个魅力四射的小偷)。
  • 这些矛盾必须是连贯一致的。
  • 把一个人通篇塑造成一个好人,然后在一个场景中让他去踢一只猫,并不能增添这个人物的维。
  • 多维人物性格或行为中的矛盾会锁定观众的注意力。

因此,主人公必须是全体人物中最多维的一个人物, 以将移情焦点集中在这一明星角色身上。不然的话,善之中心就会偏离中心,虚构的宇宙就会崩溃,观众就会失去平衡。

人物设计

从本质上而言,是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

其他所有人物之所以能在故事中出现,首先是因为他们与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他们每一个人在帮助刻画主人公复杂性格维方面所起的作用。把影片的全体人物想象为太阳系,主人公就是太阳,配角就是环绕太阳的行星,小角色就是环绕行星的卫星——所有这一切都被位于中心的明星的引力固定在其各自的轨道上,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其他人的性格潮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配角的分量必须小于主人公,但他们也可以是复杂的。

维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对照法来创造:

将一个正统的人物置于一个怪异的背景,或者把一个神秘怪诞的个体放置在一个普通地道的社会,立即会引起兴趣。

小角色必须故意轻描淡写,但又不能流于呆板。给予每一个小角色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征,使这个角色值得让扮演他的演员在银幕上出现的那一时刻进行表演,但是仅此而已。

如果给小角色加维,那么后面就必定有他的出场(不重要的人物,不应该放置过多着墨,否则会导致虚假的预期,从而让读者失望)

比如一个让所有出租车司机相形见绌的角色:一个喉咙沙哑但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怪人,不厌其烦、喋喋不休向女乘客指教大城市的生存秘诀——如何要把书包斜挎在胸前,应该把梅西的辣椒防身喷雾藏在哪儿。然后,他把她开到布朗克斯,收她一百五十块钱,告诉她这就是曼哈顿。他出场时显得那样乐于助人,却原来是一个小毛贼——人物塑造和深层性格之间的一个矛盾。现在,我们会在整部影片中找寻他的身影,因为我们知道作家绝不会在他们不会再度使用的人物身上加维。如果这个出租车司机不再在影片中出现至少一次,我们就会非常愤恨。不要把小角色写得比必要的更有趣味,从而导致虚假的预期。

人物设计图应大致如图所示:

全体人物围绕明星,即主人公,旋转。配角是由中心人物所激发,旨在描画其复杂的维。

第二位的角色不仅需要主人公,而且还相互需要,以勾画出他们自己的维。

由于第三位的人物(图表中的E和F)和主人公及其他主要角色有场景,他们也能帮助揭示维。

在理想的情况下,在每一个场景中,每一个人物都会带出一些素质,标志着其他人物的维,而所有这些都被位于中心的主人公的重力所固定,形成一个星群。

喜剧人物

所有人物都要迎战对抗力量来追求欲望。但是,正剧人物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在风险面前退缩,并意识到:“这可能会要我的命。”而喜剧人物却不能。喜剧人物的显著特征就是盲目执迷。要解决一个人物本应好笑但实际上却并不好笑的问题,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他的执迷不悟之处。 一个喜剧人物的创造是通过赋予这个角色一种“幽默”,一种人物自己看不见的执迷不悟。

莫里哀写作的戏剧都是嘲讽主人公的固恋——《吝啬鬼》、《无病呻吟》、《愤世嫉俗》,从而确立了他戏剧大师的地位。几乎任何执迷不悟都可以成为喜剧。比如说,鞋子。伊梅尔达·马科斯便是一个国际笑柄,因为她看不见她对鞋子的变态需求,据估计,她收藏的鞋多达三千多双。尽管她在纽约接受偷税审判时说只有一千二百双……而且没有一双合脚。因为那都是制鞋公司送的礼物,她声称,那些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尺码。

人物就是自知

我所学到的有关人性的一切都是从我自己这儿学来的。 —— 安东·契诃夫

观察是我们人物塑造的源泉,但是对人物深层性格的理解却来自别处。所有优秀人物写作的根本是自知。